×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手册】(原書第4版)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手册】(原書第4版)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手册】(原書第4版)

NT$1599
已售:244

關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循證診斷和多學科治療的專著


1693315404749954.png

100.png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手册】

編輯推薦

本書正是一本關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循證診斷和多學科治療的專著,由Edward F. Wright教授和Gary D. Klasser教授共同主編。 本書比前3個版本有所擴展和新增,特別是引用了最新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分類,基於作者對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深厚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書中還詳細介紹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保守治療方法,特別是咬合板的治療,重點介紹了可為患者提供循證治療策略與干預的管道和手段。

內容簡介

本書引進自WILEY出版社,由國際知名牙科學專家Edward F. Wright教授和Gary D. Klasser教授連袂編寫,是一部全面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實踐指南。 全書共21章,系統介紹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基本概念與管理策略,提供了基於證據的臨床實用資訊,包括各種臨床上可能遇到的影響顳下頜關節、咀嚼肌和相鄰結構的情况,幫助口腔科醫生准確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排除類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疾病,並為大多數患者提供有效治療方案。 本書內容實用、圖表豐富、編排簡潔,可為口腔科醫生、醫學生及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相關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參攷。

作者簡介

龍星教授,現任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二級教授、一級主任醫師,碩士及博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顳下頜關節病學及牙合學專業委員會榮譽主任委員,國際口腔頜面外科學會會員,國際牙醫師學院中國分部院士。 長期從事口腔頜面外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在顳下頜關節、唾液腺及神經疼痛疾病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SCI 90餘篇。 主編或參編《顳下頜關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等著作9部。 承擔包括省、市、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 1999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獲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導言關於顳下頜關節紊亂病001

第一篇 初 診

第1章患者面談008

第2章評估患者初始問卷調查022

第3章臨床檢查027

一、下頜運動028

二、關節彈響030

三、觸診031

四、口內檢查043

五、其他評估047

第4章影像學檢查051

一、X線片052

二、全景X線片052

三、軸比特矯正矢狀斷層片053

四、CT片053

五、錐形束CT 053

六、磁共振成像053

七、關節造影053

八、超聲054

九、影像學檢查的策略054

十、影像學檢查的建議054

第5章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診斷分類058

一、顳下頜關節疾病059

二、咀嚼肌疾病065

三、頭痛067

四、顳下頜關節相關結構067

第6章病因069

第二篇 常見急性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及處理

第7章繼發於創傷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075

第8章繼發於牙科治療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078

一、防止牙科治療加重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症狀080

二、翼內肌疼痛081

三、不能達到最大牙尖交錯比特083

四、咬合干擾併發症085

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矯治器086

第9章翼外肌痙攣089

第10章間歇性和持續性顳下頜關節不可複性盤移位伴張口受限092

一、間歇性紊亂094

二、持續性紊亂095

第11章顳下頜關節半脫位和脫位101

第三篇 咬合板治療

第12章穩定咬合板108

一、頜比特及咬合記錄109

二、咬合板的物理性能112

三、咬合板的調整121

四、咬合板舉例133

五、咬合板應用的管理142

第13章下頜前導咬合板148

一、頜比特及咬合記錄149

二、設計和調整150

三、咬合板治療151

第四篇 多學科治療方法

第14章自我療法158

一、自我療法指導159

二、閉口肌拉伸訓練163

三、翼外肌拉伸訓練164

四、姿勢訓練164

五、日間行為控制165

第15章物理治療學170

一、肌肉按摩171

二、瑜伽171

三、扳機點按壓171

四、扳機點注射172

五、肉毒杆菌毒素注射172

六、理療172

七、針灸175

八、脊椎按摩療法176

第16章認知行為干預179

一、日間行為控制182

二、放鬆184

三、催眠療法185

四、生物回饋輔助放鬆185

五、壓力管理186

第17章藥物治療189

一、鎮痛藥190

二、抗炎藥190

三、肌松藥192

四、抗癲癇藥194

五、三環類抗抑鬱藥195

六、外用藥物196

七、營養補充劑200

第18章其他口腔治療205

一、咬合平衡207

二、正畸正頜治療208

三、修復治療209

四、顳下頜關節外科和植入物211

第19章綜合多學科療法217

一、治療總結和臨床意義217

二、綜合保守治療222

三、初次治療效果不佳224

四、長期管理225

第五篇 臨床病例與臨床研究基礎

第20章臨床病例230

第21章臨床研究基礎251

一、突出的臨床研究設計251

二、其他類型出版品257

三、評估臨床研究的注意事項257

四、結論258

附錄術語介紹260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與咬合的診治】


編輯推薦

書中涵蓋了咬合系統的功能解剖、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的病因與鑒別診斷以及咬合疾病治療等內容,全書展示了大量精美的臨床病例圖片,非常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咬合和咀嚼功能的研究提供合理且實用的方法。 全書分為4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由6個章節組成,呈現了咬合系統的解剖和生理特徵。 瞭解正常的咬合關係和咀嚼功能對於理解功能障礙至關重要。 第二部分由4個章節組成,介紹咬合系統中常見功能障礙的病因和鑒別診斷。 其中加入了有意義的文獻支持。 第三部分由6個章節組成,根據病因提出了合理的治療方案。 對於現有的治療方案和新興的觀點也加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四部分由4個章節組成,其中介紹了不可逆性咬合治療中具體的考量因素。

作者簡介

主譯張思慧,副主任醫師,博士2007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獲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獲口腔醫學專業碩士學位,2020年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獲口腔醫學博士學位。 2014年赴美國紐約大學進修,完成維也納多學科綜合課程的基礎班和高級班、瑪律堡學高級課程的學習,擔任維也納多學科咬合重建技師班翻譯。 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顳下頜關節病學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美學專業委員會青年講師。 臨床主要從事咬合重建治療和全口種植後的修復治療,基礎研究主要集中於咬合與全身健康的管理。 主譯《修復與正頜正畸垂直空間》。 2020年BITC總決賽一等獎、2022年口腔青年教師授課技能大賽全國二等獎。 獲省廳級科研課題3項,福建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主譯陳江,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博士生研究生導師

1986年畢業於福建醫科大學口腔系獲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獲口腔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1999年獲華西醫科大學口腔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0年獲國家留學基金,為美國哈佛大學牙學院及塔夫茨大學新英格蘭醫學中心訪問教授。 國際牙學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白求恩式好醫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福建醫科大學學科帶頭人、福建省閩江科學傳播者學者。 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美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侯任主任委員、福建省口腔疾病重點實驗室主任、福建省醫師協會副會長、福建省口腔醫學學會會長。

目錄

第一部分 功能解剖

第1章咬合系統的功能解剖與生物力學,2

第2章咬合系統的功能神經解剖和生理,20

第3章牙列與咬合,45

第4章下頜運動,61

第5章理想功能的標準,72

第6章面形態的决定因素,84

第二部分 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的病因與

鑒別診斷

第7章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的病因,99

第8章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症狀和體征,123

第9章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病史和檢查,158

第10章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診斷,203

第三部分 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的治療

第11章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治療的總體原則,239

第12章咀嚼肌紊亂的治療,267

第13章顳下頜關節紊亂的治療,291

第14章慢性下頜運動障礙和發育异常的治療,333

第15章咬合板治療,346

第16章治療程式,369

第四部分 咬合治療

第17章咬合治療的總體原則,392

第18章架在咬合治療中的應用,401

第19章調,415

第20章咬合治療的修復考量,429

東方書院后.png

5b0cbac6efb4bcbef424bb37ce68687.jpg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臨床手册】(原書第4版)
NT$1599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