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空間、建構與設計】+【抽象構成與空間形式】+【基礎設計·設計基礎】
【空間、建構與設計】+【抽象構成與空間形式】+【基礎設計·設計基礎】

【空間、建構與設計】+【抽象構成與空間形式】+【基礎設計·設計基礎】

NT$2200
已售:23

建築學這門學科與大多數藝術類似,需要從抽象的角度思考,並運用專業的語言進行詮釋。


東方書院.png

详情-01.jpg详情-02.jpg详情-03.jpg

【抽象構成與空間形式】

內容簡介

建築學這門學科與大多數藝術類似,需要從抽象的角度思考,並運用專業的語言進行詮釋。 建築設計的教學過程就是指導學生思考,詮釋空間藝術形式的過程。 布魯斯朗曼教授設計了一個結構有序、系統的教學過程,即裝配部件教學法教案。 本書是對該教案的全面記錄。 全書共分成四個部分,各部分分別介紹了教案的整體構架、通識知識、課程練習工作和教學論文總結,內容完整詳盡,教案體系全面細緻,是可供建築學專業教師和學生參攷學習的重要資料。

目錄

前言

教案

建構工作室

建構實驗

關於本書

要點

媒介

方法

問題

命題

練習

概念

抽象

資料

建造

習作

研究

杆件

板片

體塊

設計

練習加方案

練習即方案

方案練習化

結語

附錄

致謝

成員

講座

引用

-------------------------------------------------

详情-01.jpg详情-02.jpg详情-03.jpg详情-04.jpg

【基礎設計·設計基礎】

內容簡介

本書書名《基礎設計·設計基礎》之“基礎設計”為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自1960年代以來的設計基礎課程名稱,而“設計基礎”則強調課程的目的是建築設計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訓練。 本書是對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建築系赫伯特·克萊默教授的建築設計基礎教學體系的完整呈現。 該體系的特點是直接從建築設計入門,而不是先做抽象造型訓練再進入建築設計。 這個體系包含了設計和建造兩門課程,兩者緊密結合。 該體系將建築設計入門分解為一系列的小練習,由簡單到複雜將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一種結構有序的管道傳授給學生。 該體系經東南大學和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教學交流傳到中國,並對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等院校的設計基礎教育產生重要影響。 本書分為四章。 第一章克萊默教授從基本原理,結構化的基本建築設計以及空間、建造和場地三要素來闡述其建築設計方法和原理; 第二章從教學模型和教學過程兩方面來闡述其建築設計教學法,將其一生的設計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 第三章是基本教案四個階段的詳細描述以及三個典型的教案的介紹; 第四章追溯該設計教學法在中國的延續以及相關學者的體會。 全書以圖文並茂的管道將克萊默教授的基礎課程作完整的呈現。 這也是克萊默教授教學理論的最完整的記錄。

作者簡介

1)赫伯特·克萊默,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榮休教授,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基礎教學。

2)顧大慶,東南大學建築學學士和碩士,瑞士聯邦蘇黎世理工學院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作者長期從事建築教育研究,在建工出版社出版專著計有:《香港集裝箱建築》,《設計與視知覺》,《建築設計入門》,《空間、建構與設計》等。

3)吳佳維,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專題為東南大學與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設計教學法移植。

目錄

1原理|Principles

1設計原理|Design Principles

關於現代建築|On Modern Architecture

關於無名建築|On Anonymous Architecture

關於基本建築教育|On Basic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關於設計與建造|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2結構化的基本建築設計Structured 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模塊一:房間|Module 1:The Room

模塊二:住宅|Module 2:The House

模塊三:集羣|Module 3:The Village

3三要素|The Three Determinants

空間/功能|Space/Function

資料/建造|Material/Construction

場地/場所|Site/Place

2教學|Pedagogy

1教學模型|The Educational Model

教學環境|The Environment

教師,學生|The Teacher,the Students

基礎課程|The Basic Courses

2教學過程|The Teaching Process

要點|Issues

過程|Process

方法|Means

教案設計清單|Checklist for Program Design

3教案|Programs

1教案結構|Program Structure

第一階|Phasel

第二階|Phasell

第三階|Phaselll

第四階|Phase1V

2演化|Evolution

歷年教案匯總|Summary of Teaching Plans

教案選例|Examples

3實例|Cases

1987/88划艇俱樂部|Rowing Club

1991/92遊客中心|Tourist Centre

1998/99旅舘|Hotel Complex

4迴響|Resonance

1南京交流|Nanjing Exchange

2對話|Dialogues

單踴|Shan Yong

顧大慶|Gu Daqing

丁沃沃|Ding Wowo

趙辰|Zhao Chen

張雷|Zhang Lei

龔愷|Gong Kai

吉國華|Ji Guohua

張彤|Zhang Tong

鮑莉|Bao Li

3影響|Impacts

東南大學1990/91一年級|SEU Year 11990/91

東南大學1997/98二年級|SEU Year 21997/98

東南大學1999/2000三年級|SEU Year 31999/2000

南京大學2003/042004/05碩一

香港中文大學1996/97一年級

香港中文大學2016/17一年級

4解讀

附錄

-----------------------------------------------------------------------------------

1.jpg

【空間、建構與設計】

內容簡介

《空間、建構與設計》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建構工作室近幾年的設計教學成果撰寫而成。 該研究將建構視為可以訓練的設計工作方法,運用模型來構思設計。 通過對模型資料的操作直接賦予設計以形式,從塊體、板片和杆件這三個基本要素來展開,各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間。 各種空間與建構資料相結合,衍生出各種設計課題。 《空間、建構與設計》從空間、建構和方法三個方面闡述練習中所涉及到的上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並收錄了四個學生練習以相關操作步驟,以期廣大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借鑒與啟發。

作者簡介

顧大慶,在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接受基本的建築教育,在碩士研究階段開始對建築教育產生興趣,後赴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接受作為設計教師的基本訓練,他的博士論文研究方向為設計工作室制度及其教學法的演變。 他於1994年秋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之前曾於南京和蘇黎世任教。

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有如下幾個方面:1)建築教育,包括中國建築教育的歷史和當前的問題,設計工作室制度,建築教育的不同模式:2)設計教學法與設計課程的設計:3)設計理論,包括“布雜”的構圖理論,現代藝術和建築的關係,視覺教育,建構方法:4)香港現代建築和集裝箱建築。

作為建構工作室的負責人,他的貢獻主要在於建立一個以大綱為中心,以研究為基礎,以團隊管道運作的設計工作室,以及發展一個可以系統傳授的設計方法。 建構實驗中有關空間問題的研究也得益於他的其他課程的教學,如視覺訓練,剖碎與透明,以及繪畫與建築。

目錄

前言

教案

建構工作室

建構實驗

關於本書

要點

媒介

方法

問題

命題

練習

概念

抽象

資料

建造

習作

研究

杆件

板片

體塊

設計

練習加方案

練習即方案

方案練習化

結語

附錄

致謝

成員

講座

引用

東方書院后.png

1718339478016.jpg

【空間、建構與設計】+【抽象構成與空間形式】+【基礎設計·設計基礎】
NT$220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