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後請聯系書店客服獲取物流資訊(掃碼LINE或WhatsApp)
【半導體簡史】+【半導體的故事】
【半導體簡史】+【半導體的故事】

【半導體簡史】+【半導體的故事】

NT$1750
已售:11

涵蓋基礎、應用及製造三條主線,並通過科學家故事、電晶體企業的生存發展為讀者多視角呈現電晶體產業的發展歷程。


東方書院前.png

1.jpg

【半導體簡史】

編輯推薦

名家推薦:陳左寧院士、馮登國院士、高通全球副總裁侯明娟、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力薦。

內容權威:本書作者在業內浸淫20餘載,擁有大量實踐經驗及查證資料,每章內容都經由不同專家多次審閱,前後審閱專家30餘比特,以盡可能保證內容的準確性。

全景式解讀:本書涵蓋基礎、應用及製造三條主線,並通過科學家故事、電晶體企業的生存發展為讀者多視角呈現電晶體產業的發展歷程。

內容簡介

本書沿電晶體全產業鏈的發展歷程,分基礎、應用與製造三條主線展開。 其中,基礎線主要覆蓋與半導體材料相關的量子力學、凝聚態物理與光學的一些常識。 應用線從電晶體與集成電路的起源開始,逐步過渡到電晶體存儲與通信領域。 製造線以集成電路為主展開,並介紹了相應的半導體材料與設備。

三條主線涉及了大量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歷史。 筆者希望能夠沿著歷史的足跡,與讀者一道在浮光掠影中領略半導體產業之全貌。

本書大部分內容以人物與公司傳記為主,適用於絕大多數對半導體產業感興趣的讀者; 部分內容涉及少許與半導體產業相關的資料理論,主要為有志於深入瞭解半導體產業的求職者或從業人員準備,多數讀者可以將這些內容略去,並不會影響閱讀的連續性。

目錄

專家推薦

卷首語

致謝

第1章電晶體的起源/1

1.1電與磁/3

1.2能檢波的石頭/13

1.3神奇的“電燈”/17

1.4量子世界/23

1.5元素的奧秘/33

1.6晶體的結構/42

1.7自由的電子/49

參考文獻/61

第2章電晶體來了/62

2.1接觸的奧秘/63

2.2長的一個月/72

2.3肖克利的救贖/82

2.4矽谷之父/91

2.5集成電路的誕生/99

2.6“八叛逆”與平面工藝/104

2.7强大的近鄰/112

2.8逆風飛揚/122

參考文獻/132

第3章計算世界/133

3.1絕代雙驕/134

3.2大型機時代/146

3.3 Wintel帝國/157

3.4 Tick-Tock/167

3.5 ARM的崛起/174

3.6談設計/184

3.7應用時代/191

參考文獻/198

第4章製造為王/199

4.1萬能的生態/202

4.2從矽到晶片/211

4.3摩爾定律/215

4.4藍色巨人/227

4.5加減法設備/235

4.6製作之旅/242

4.7奔騰的芯/254

4.8篳路藍縷/268

參考文獻/276

第5章生命之光/278

5.1光學起源/280

5.2從光到電/287

5.3從電到光/293

5.4藍光之魅/303

5.5最亮的光/310

5.6阿貝成像/315

5.7群巒之巔/327

5.8中國之路/340

參考文獻/347

書摘插畫

--------------------------------------------------------------------------------

【半導體的故事】


內容簡介

《半導體的故事》是關於電晶體科學技術發展的科普圖書,重點描述了許多重要的半導體器件的誕生和發展過程的歷史,截至2000年左右。

《半導體的故事》不像標準教科書那樣僅僅關注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科技,而是把歷史和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相關應用的具體背景下講述器件的發展。 正文重點描述了電晶體科研的歷史沿革以及個人和研究小組的具體貢獻,同時用獨立的專題介紹了相關的科學概念和科技細節。

《半導體的故事》共10章,47個專題,近300張圖片(包括書末40餘幅珍貴圖片,既有的科學家,也有珍貴的原型器件和先進的儀器設備)。 首先概述了電晶體研究的對象、範圍和早期歷史,以猫須探測器為例介紹了電晶體的早期應用,說明了資料、物理和器件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電晶體研究中的重要性。 然後是電晶體的誕生、少子法則的確立以及矽基電晶體的迅猛發展和巨大成功。 接下來是化合物電晶體的發展,重點介紹了微波器件、發光二極體和雷射器、紅外探測器以及它們在光通信領域掀起的浪潮。 後以太陽能電池和液晶顯示器為例介紹了多晶電晶體和非晶電晶體。

《半導體的故事》還穿插介紹了電晶體對基礎物理學研究的貢獻,包括量子霍爾效應、低維結構、介觀物理學以及多孔矽等等。

《半導體的故事》面向對電晶體科學技術感興趣的讀者,既可以作為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半導體物理和器件課程的輔助讀物,也有助於電晶體人士瞭解本學科歷史發展的更多細節。

作者簡介

姬揚,博士,電晶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物理學會半導體物理委員會秘書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得主,入選“百人計畫”。 從事半導體物理學方面的實驗研究。

約翰·奧頓(John Orton),1932年出生,牛津大學博士。 1960年加入穆拉德研究室(飛利浦公司的前身),從事微波激射器的研究工作; 1968年負責開發化合物電晶體。 1991年擔任諾丁漢大學電力和電子工程系的光電子學教授; 1996年退休。

目錄

譯者的話

中文版序——致中國讀者

序言

第1章概述

“資訊時代”

早期的資料科技

什麼是電晶體?

電晶體摻雜

有多少種電晶體?

第2章猫須探測器

早期情况

個應用

商用的電晶體整流器

早期的半導體物理學

猫須探測器獲得了新生

後記: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

第3章少子法則

電晶體

鍺和矽的科技

鍺和矽的物理學

結式電晶體

第4章矽、矽、更多的矽

的前奏

金屬氧化物矽電晶體

電晶體科技

東方的智者

功率和能量:尺寸有時候很重要

矽也促進了物理學的發展

……

第5章化合物電晶體的挑戰

第6章低維結構

第7章要有光

第8章光通信

第9章紅外波段的電晶體

第10章多晶電晶體和非晶電晶體

索引

東方書院后.png

1608384496965923.jpg

【半導體簡史】+【半導體的故事】
NT$1750
注: 書籍送貨期間請保持手機開機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