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敦煌寶藏顛沛流離的背後故事,梳理敦煌學的百年崛起,以回顧歷史的管道,訴說民族的心靈歷程。
尋夢與歸來:【敦煌寶藏離合史】
編輯推薦
敦煌珍品的流散,是近代中國傷心歷程的縮影,眾多敦煌遺書和少許壁畫雕塑,如今分藏於世界各地。 當年,它們的流散過程充滿了無知與欺騙,巧取與豪奪。 而今天,各國收藏機构合作對其修復、出版與數位共亯,各國學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動著對人類文明成果的保護和利用。
本部作品的兩位作者均在敦煌研究領域耕耘多年,他們在大量田野調查、文獻梳理和人物訪問的基礎上,站在中國文化本位立場之上,同時兼具國際視野與同情之理解,通過120年敦煌學的歷史,來追尋文化之本、民族之魂。 這部《尋夢與歸來:敦煌寶藏離合史》也從“寶藏離合”的角度,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讓讀者感受文明綿延交融的遼闊壯麗:
一部走出學術圈、可讀性極强的非虛構佳作
一幅縱覽敦煌學百年歷程的全景式長卷
一座溝通敦煌學專業學者與福斯讀者之間的橋樑
本書推薦
1.《尋夢與歸來:敦煌寶藏離合史》全套彩色印刷,內含圖片156幅,既有珍貴歷史圖片,又有身為新華社高級記者的作者劉詩平赴敦煌實地以及各大國家級展覽中拍攝的圖片。 圖文搭配使整部作品精美、大氣、有意境,富含人文張力和表現力。
2.書籍設計重視內容與質感的雙重體驗,函盒風格沉穩莊重,封面用紙通過觸感生動還原敦煌壁畫的古樸與滄桑,內文用紙高清細膩展現敦煌藝術之美。 上中下三卷納入函盒,沉穩莊重,乃收藏之佳品。
3.本書的兩位作者劉詩平、孟憲實均在敦煌研究領域耕耘多年,他們以回顧歷史的管道,來訴說中華民族的心靈歷程,並提供了大量有關敦煌石窟藝術研究的內容,以及近二十年來敦煌學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包括國際學界的交往和競爭,還以大量圖片輔佐文字。 這套作品是兩位作者多年來對敦煌寶藏追跡歷程的結集,也是記錄中國敦煌學從無到有再到系統化,以及歷數其中艱辛的集大成之作。
4.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榮新江教授作序評估:他們的敘述無一字無來歷,是一本相當全面又可讀性很强的敦煌學學術史。
5.國家重視敦煌文化及敦煌學的傳播和推廣,《尋夢與歸來:敦煌寶藏離合史》在寶藏的散佚與回歸中,見國運之變化,是符合時代趨勢的作品。 本套作品在敦煌藏經洞發現123周年前夕出版,是向兩個甲子以來歷代敦煌學人的致敬之書,更是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的獻禮之書。
6.要真正理解中國,認識中國,特別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史,敦煌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一直以來,對於普羅福斯來說,敦煌及其背後的歷史似乎遙不可及。 但實際上,敦煌不僅屬於學界,更屬於我們每一個人,要“繼續敦煌”,實有必要讓敦煌走出學界,走進福斯。 這一套“以人為本”的書籍,將藏經洞開一百多年來圍繞敦煌寶藏離合的故事娓娓道來,通過展現敦煌寶藏的流散與歸來,以及其間個人命運的悲歡離合,以學術、人文視角呈現敦煌全貌,能够更全面地讓每一位讀者認識、瞭解進而親近敦煌。
7.全套三編,環環相扣。 啟封開卷,一幅橫跨百年的敦煌歷史畫卷徐徐展開:
上編傷心敦煌
從敦煌到北京
從中國到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美國
敦煌文物在亂世中發現,也在亂世中流離
敦煌文物的受難史,亦是中華民族的滄桑史
中編四海尋夢
敦煌不幸,經歷了太多的淒風苦雨
敦煌有幸,遇到了許多珍愛她的人
那些為學術為民族而激情湧動的心
不只是在敦煌遺書中皓首窮經以傳承文化
更是在擴張綿延不絕的民族精神之血脈
下編魂兮歸來
從“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
到“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
中國敦煌學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奮力前行
幾代學者的不懈努力,終於促成敦煌學在中國崛起
內容簡介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人類的文化高地。 它以華夏文明為根基,並與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相互交融; 藏經洞的珍貴文書、絹畫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畫,儲存著跨越時代及地域的人類歷史記憶。
約兩個甲子前,敦煌藏經洞開啟。 敦煌寶藏120多年來的散佚與回歸,既牽動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靈,也折射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困頓與奮發。 作品圍繞敦煌寶藏的發現、流散與回歸,回顧了兩個甲子以來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數代敦煌學人嘔心瀝血追尋國寶、研究國寶、讓國寶重光於世的艱辛歷程。
作者簡介
劉詩平
新華社高級記者。 畢業於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 多次赴絲綢之路旅行。 國內首位赴地球四極——南極、北極、第三極(高極,青藏高原)、第四極(深極,馬里亞納海溝)採訪拍攝的記者。 新聞報導之外,從事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全球化和探險史研究。
曾前往南極冰蓋之巔考察並環航南極大陸; 隨船考察冰上絲綢之路,中央電視臺8集大型紀錄片《北極,北極!》執行總策劃、總撰稿; 在馬里亞納海溝下潜,個人攝影展《劉詩平,隨“蛟龍”下潜五千米》參展第七届大理國際影會。 已出版《匯豐金融帝國:140年的中國故事》《洋行之王:怡和與它的商業帝國》等著作。
孟憲實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後,研究方向為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
已出版《敦煌民間結社研究》《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漢唐文化與高昌曆史》《武則天研究》等著作,50集電視連續劇《貞觀之治》編劇,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玄武門之變》《唐高宗的真相》等系列講座主講人。
目錄
【上編·傷心敦煌】
推薦序
前言:尋夢敦煌
引言
序章:新世紀來臨
第一章小人物的大發現
第二章斯坦因的中國護照
第三章伯希和洞中挑寶
第四章難言之痛:從敦煌到北京
第五章大穀收集品的悲劇
第六章勒柯克的終生遺憾
第七章俄國人的神秘之旅
第八章陷入困境的華爾納
第九章斯坦因的最後出場
第十章不是尾聲:王道士之死
【中編·四海尋夢】
第十一章漫漫西天取經路
第十二章敦煌學的東洋龍捲風
第十三章敦煌劫餘傷心史
第十四章歐洲尋夢之旅
第十五章民族覺醒:西北考察之變
第十六章藝術家的激情歲月
第十七章政治家的人文情懷
第十八章攝影家的敦煌影像
第十九章學者的冷暖敦煌
第二十章鐵馬叮噹:敦煌守護神
【下編·魂兮歸來】
第二十一章新時代的國寶之光
第二十二章幽暗歲月的花果凋零
第二十三章港臺學者的學術報國
第二十四章日本敦煌學的第三波浪潮
第二十五章大師相傳的法國敦煌學
第二十六章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
第二十七章中國敦煌學的崛起
第二十八章藏經洞的百年檢閱
第二十九章世界目光下的敦煌
第三十章魂歸故土,重光於世
尾章人類的敦煌
附錄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NT$1650
5月上新:【法海寺壁畫臨摹精選】
NT$2800
【吉光片羽】(五臺山壁畫與塑像精選)
NT$1950
【漢藏文化藝術交流史】(精裝厚本)
NT$3899
【浙江石窟造像調查報告】(上下册)
NT$3150
【不可錯過的中國石窟】
NT$1499
【托林寺紅殿壁畫研究:歷史、影像與文字】
NT$1950
【偉大的中國書法】(圖解300餘幅經典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
NT$1999
【漢唐佛教造像藝術史】
NT$1650
【法界源流图】(千佛圖)
NT$2000
【大英博物館印度次大陸簡史】+【牛津藝術史系列:印度藝術】
NT$2400
【藏密本尊】(布面精裝,英漢對照)
NT$1800
【印度佛像服飾史】
NT$1400
【法顯西行】+【唐蕃古道】
NT$5200
【百年佛緣】(套裝1-9册,質重6.8公斤)
NT$1880
【唐卡度量】+【唐卡中的格薩爾故事】
NT$3750
【敦煌藝術大辭典(質重六斤)】
NT$2100
【看不見的唐卡】(漢英)
NT$1480
【傳統文化空間】
NT$1199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NT$1350
【妖鬼記+神仙傳】(中華遺產增刊特別策劃)